2023年六月一日
朋友推荐,邮件原文如下
“我最喜欢庄子了,高中的时候非常痛苦、寻求解脱,看庄子看了很多遍。我记得天下是庄子杂篇里的最后一篇,天下结尾的地方,学富五车的惠施和庄子争辩,他们提到的观点非常有趣,我对它们有自己一些独特的理解。啊啊啊超级棒!
引领我入门庄子和诗经的,是四川大学的流沙河教授。这位教授非常有才华,只可惜他在我上高一的那年去世了,我还根据他写的诗写了一首歌来纪念他。他写的那首诗,我听说还入选了教科书呢,诗名字叫做“就是那一只蟋蟀”,他和余光中先生相互赠答的时候写的,但是我没有学过。如果你喜欢看庄子的话,我推荐他的一本书,叫庄子现代版,当然他写的流沙河讲诗经也非常有趣,没事的话就可以看一看,是白话文的改写,和一般的翻译大不一样,有一种解构的感觉。”
六月二日
若夫乘天地之正,而御六气之辩,以游无穷者,彼且恶乎待哉!故曰:至人无己,神人无功,圣人无名。【逍遥游】
列子乘风也不自由。他乘风飞翔,空中旅游,自由自在。他不用担心车船问题,但必须要等风来。凡是有所待的,就不可能完全自由自在,更不能说真正逍遥!
那么谁可以做到绝对的无所待呢?他是什么样的人?
若有人洞察了宇宙万物的真相和本质,依靠自然规律,掌握天地间六气,获得长久生命力,长生不死。这就是绝对的无所待了。就本体,他是至人,遗弃了自身的至人。就功用,他是神人,泯灭了业绩的神人。就声名,他是消亡了称号的圣人。他三位一体
惠子谓庄子曰:“魏王贻我大瓠之种,我树之成而实五石,以盛水浆,其坚不能自举也。剖之以为瓢,则瓠落无所容。非不呺然大也,吾为其无用而掊之。”庄子曰:“夫子固拙于用大矣。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,世世以洴澼纩为事。客闻之,请买其方百金。聚族而谋曰:‘我世世为洴澼纩,不过数金;今一朝而鬻技百金,请与之。’客得之,以说吴王。越有难,吴王使之将。冬,与越人水战,大败越人,裂地而封之。能不龟手一也,或以封,或不免于洴澼纩,则所用之异也。今子有五石之瓠,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,而忧其瓠落无所容?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!”
惠子谓庄子曰:“吾有大树,人谓之樗。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,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,立之涂,匠者不顾。今子之言,大而无用,众所同去也。”庄子曰:“子独不见狸狌乎?卑身而伏,以候敖者;东西跳梁,不避高下;中于机辟,死于罔罟。今夫斄牛,其大若垂天之云。此能为大矣,而不能执鼠。今子有大树,患其无用,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,广莫之野,彷徨乎无为其侧,逍遥乎寝卧其下?不夭斤斧,物无害者,无所可用,安所困苦哉!【逍遥游】
惠子想去劝庄子,但担心争执,于是暗讽庄子:我有一个大葫芦,可以装五大斗水,但是它受不了自身重量。若是做成瓢,则太大了,这个葫芦大而无用,没用的东西,不如砸碎。庄子没有生气,说到:“你老人家只会用小器,不会用大器,一贯如此。我也给你讲个故事。宋国有一家人,世世代代在河边漂涤丝绵,并根据祖传秘方做了护肤药,寒冬时免于皲裂冻疮。有人出高价来买秘方,全家讨论后决定开始经营秘方。后来此秘方被顾客传至吴王手中,在冬天作战取得胜利,打败越国。吴王给这家人赐土地,封爵位。同样的避免生冻疮,一个大用,赐土封侯,一个小用,一辈子在河边漂涤丝绵。你有一个大葫芦,为什么不拿去飘游江湖,反倒在这里担心大而无用?你老先生思想扭曲的像蓬草一样!”
庄子听不进惠子的暗讽,反倒劝惠子离开朝廷,飘游江湖。惠子只好明说:我那有一颗臭椿,歪歪扭扭,毫无用处,大家路过都熟视无睹。你就像臭椿一样,长那么大,气味难闻毫无用处!庄子听后决定报复惠子。说到:“你见过黄鼠狼吧,就是放臭屁的臭鼬!黄鼠狼天天潜伏在暗处,蹲守老鼠。一旦见到老鼠,就上下追赶,不顾危险。结局反倒是老鼠逃脱,黄鼠狼惨死于捕网中。憨笨的牦牛,什么也不会,不像黄鼠狼聪明敏捷。你为什么不把你说的臭椿移栽到非现实的国度,在它的绿荫下游玩,深入无为之境,享受逍遥之乐。这样不会有人觉得你有用,就不会遭到祸害,远离人世苦痛。
物无非彼,物无非是。自彼则不见,自知则知之。故曰:彼出于是,是亦因彼。彼是,方生之说也。虽然,方生方死,方死方生;方可方不可,方不可方可;因是因非,因非因是。是以圣人不由,而照之于天,亦因是也。是亦彼也,彼亦是也。彼亦一是非,此亦一是非。果且有彼是乎哉?果且无彼是乎哉?彼是莫得其偶,谓之道枢。枢始得其环中,以应无穷。是亦一无穷,非亦一无穷也。故曰“莫若以明”。【齐物论】
置身在虚空的圆环中。任何一物,可以成为客,也可以成为主。此与彼,主与客,是对立的统一,双方相互依存,不可缺一。如果万物都是主,那么谁是客?万物都是客,谁来做主?彼由此而生,此赖彼而存,彼此相互依存。
六月十四日
天下莫大於秋豪之末,而大山為小;莫壽乎殤子,而彭祖為夭。天地與我並生,而萬物與我為一。既已為一矣,且得有言乎?既已謂之一矣,且得無言乎?一與言為二,二與一為三。自此以往,巧歷不能得,而況其凡乎!故自無適有,以至於三,而況自有適有乎!無適焉,因是已。
拿宇宙来说,宇宙诞生是很久以前的事了,在能早些时候,尚水诞生,再早些,尚水也没诞生。时间往前寻找是无限的。拿万物来说,最初是存在,存在之前是虚无。虚无之前是尚未虚无。但是若从尚未虚无跃到虚无,谁知道是真有虚无,还是连虚无都没有。秋天是鸟兽换新毛,毛尖便是所谓秋毫之末,小到极点了。但若与物质的基本粒子来对比,则大到极点。齐国的泰山大到极点,但如果与宇宙相对比的话则小到极点。婴儿腹死胎中是短命,但与细菌蜉蝣相比便是长寿。仙人活上千岁,但与日月相比的话则太短命了。大小寿夭,不过是相对的罢了。万物存在的形态不同,但存在的理由相同,都源于大自然的规律,所以万物与我同体同根同道,统而成一。既然同意了还讨论什么是非长短呢?
Comments NOTHING